您的位置: 首页 >苑中动态>国旗下讲话>详细内容

苏苑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四周国旗下讲话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3 16:14:33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高一 (12)班的胡嘉芸。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日,今天的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共筑法治校园》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宪法,有着深厚且悠长的历史底蕴。回顾世界历史,早在古希腊就已经有了类似宪法性质的法律雏形,制定了诸多规范公民行为、分配政治权力的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愈发重视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宪法逐渐成为了一个国家主权、民主、法治的重要象征。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就开启了宪法探索之路。1954 年,第一届全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 年12月4日,现行宪法诞生了,此后,它又历经了多次修正,与时俱进地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固定下来,使其始终适应着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保障着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它就像一座灯塔,照亮着我们国家前行的道路,也守护着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正如列宁所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宪法便开始默默守护着我们,保障我们在家庭、社会中的合法地位,它用一条条严谨的条文,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法治的蓝天。我们每天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正是宪法保障了我们受教育的权利,让每一个渴望知识的我们都能有机会在校园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当我们走在校园的小道上,不用担心无端受到伤害,那是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的人身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侵犯。而且,等我们年满18周岁,还将依

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能够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决策中去,这都是宪法赋予我们的宝贵权利。可见宪法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相反它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宪法、了解法治,在校园中积极践行法律法规,让法治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首先,我们要从学习入手。在课堂上认真学习政治课中关于法律的知识板块,明白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是禁止的,增强自身的法律素养。通过阅读一些通俗易懂的宪法读本、法律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规定背后的意义。

其次,要严格遵守校园规章制度。校园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其实就是法律法规在校园这个小环境里的具体体现。遵守课堂纪律,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这是对我们学习秩序的一种保障;遵守校园的作息时间,按时就寝、起床,维护宿舍的安静整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些看似琐碎的规定培养着我们自律守法的好习惯。

 

再者,要学会用法律思维去处理问题和化解矛盾。当与同学之间发生了摩擦或分歧时,不要冲动地争吵或者动手,而是要冷静下来,试着从法律和规则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双方的对错,找到一个合理合法,公平公正的解决办法。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对宪法和法律怀揣敬畏之心,将法治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行为准则中,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加和谐有序,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后,也才能更好地适应法治社会的要求,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公平正义。

老师们、同学们,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在提醒着我们要时刻将法治牢记心间。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弘扬宪法精神,践行法治理念,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法治气息、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每一步。

谢谢大家!

8c520bb28c07c774fd74073f3d390234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